洛川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禹贡属雍州之域;夏商属西河国地;西周时期属于白翟地;春秋时期属上郡地,秦文公十年(前765年)做鄜畤,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祠鄜畤,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晋文公伐戎翟,迎襄王居于洛邑,时晋文公占据圁(yin)洛之间,圁河疑为今天之仙宫河(屈家河往上有村名圁河),圁洛之间当为洛川地。晋灵公四年(前617年),晋拔秦少梁(韩城县南),秦取晋北徵(县东南之澄城县地);秦简公七年(前408年),秦国在县境南洛河岸堑洛河,河岸壁立,此时秦国实力不如魏国,魏国占据秦西河之地(渭南一带)和上郡(延安榆林一带);此公元385年秦献公即位,大力改革,秦魏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至公元369年魏惠文王即位,至前364年魏由山西夏县之安邑迁都大梁,魏国衰落。秦孝公元年(前362年)魏国于洛河东岸筑长城,魏国进入防御境地,此时秦魏以洛河为界,洛川县之秦关乡秦关村即为秦国和魏国之关口,洛川县老庙镇界村(北界村)和秦关乡之界村(南界村)当为秦魏分界之界碑地,此时秦在洛川已经有存在。秦孝公十二年(前351年),秦东地渡洛,占据河西之地,秦在洛川已经有行政管制,后鄜县地(洛川县土基镇之鄜城村)当为行政治所。后魏纳上郡十五县与秦;前293年,秦将白起伐韩魏,洛川有白起屯兵处,县北有白起山,洛川也是秦武安君白起的采邑(据《陕西通志》)。

       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洛川在西汉初名为鄜县,属于汉三辅之左冯翊,县治在今土基镇富城村。汉末王莽后改为修令县。

       东汉时期,前期仍为鄜县。后期,灵帝中平六年(189)以后,上郡、北地郡等被羌族占据,郡县俱废,此地无建置。
  三国、魏和西晋时,此地无建置。

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此地,以秦州剌史镇杏城(今南城村)。

       南北朝时期,后秦姚苌时期,复置敷城县,并于县北置洛川县(公元393年),以仙宫河为界;北魏时期,北魏正平元年(451)于杏城设北雍州,领中部郡和敷城郡,中部郡领中部县,狄道县和长城县,狄道县为在西部复设。洛川县、敷城县、定阳县属敷城郡,敷城郡治所在敷城县。北魏太和十五年(491)改北雍州为东秦州。孝昌二年(526)更东秦州为北华州。

       西魏时期,改北华州为敷州,中部郡和敷城郡属敷州,西魏大同九年(543)中部郡迁往杏城。洛川县在公元393年后秦姚苌置县后,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中在高槐(今西安宫村)复置,属敷城郡;西魏,敷城县属敷城郡,敷城郡领洛川、敷城二县,敷城郡仍属敷州;北周,洛川县和敷城县仍属敷城郡,中部郡和中部县改为内部。

隋朝行政建置变化频繁而复杂。

       隋开皇三年,洛川县治所由高槐迁至姚苌古寨(今旧县白家寨),同时,撤敷城郡,敷城县、洛川县、中部县、三川县(今富县地)、长城县(今富县地)五县属于鄜州(在中部县之杏城,也很奇怪,敷州怎么变成鄜州),开皇十六年,分三川县、洛川县地置洛交县,属鄜州。

       隋大业三年改鄜州为敷城郡,后改为上郡,洛川和敷城县仍属上郡,并将上郡郡治自杏城迁往洛交县。

       唐代,《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上郡为鄜州,鄜城县属之,高祖武德二年(前619年),析鄜州之中部县和鄜城县置坊州。洛川县、洛交县等仍属鄜州。坊州治所在今黄陵县。

鄜城县和洛川县,两县并行了874年,以仙姑河为南北分界。至元朝至元4年(公元1267年),鄜城县降县为镇,辖地归洛川县。

       鄜县县治所在地土基镇富城村,因为水土流失,现在沟壑纵横,很难想象当年县治的布局,城墙边界在哪里,城门有几个,县衙在哪里?现在只有一个万凤塔,能确定当年兴国寺的位置,而兴国寺应该在城外。如果想象一下,鄜县县治当时所在的位置应该是一个从东山向西延展的一个宽阔塬面,县城就在山脚之下,南通白水县和澄城县,北过甘石寨,过仙姑镇,至开府镇,东过黄龙山之神道岭到韩城西过洛河至黄陵之古县狄道县,其在当时为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要冲,也是关中和陕北的过度地带。在西汉时期,古鄜县为汉三辅之左冯翊最北边的一个县,南接先秦之成熟之地——澄城县和合阳县,北往秦之上郡。

       2013年和2016年我曾两次去过富城村,村子不大,我们在村子转了一圈,希望能看到敷城县的痕迹,村子与一般村子还是有区别,一是村庄不是那么整齐,显得凌乱,新建的院子与旧院子混在一起。老院子看起来时间很长,建筑风格给人以古老的感觉。村子北边有一条东西向大路,向西通往严家庄、铁炉村和女茹村,从女茹村向西下沟坡就到了流星沟。富城村南面隔沟就是南关头村,南关头的意思应该是县城的南关,过去应该没有这条沟,建县至今已经二千多年,水土流失逐渐冲出这条沟。周围的村子名字很有意思,像梁谷庄村、铁炉村、女茹村、湫村、席席堡村,给人感觉有打铁的铁匠铺,有编织草席的,有屯粮食的,有女眷住的,有存水的湫,非常热闹,像一个县治的郊区。

         考察古敷城县的治所,东依黄龙山,南隔史家河(历史上不叫史家河,叫津津河),西抵北洛河,北靠烂柯山。过去这里应该是一块平地,没有现在这么多沟壑。

         鄜城县在元朝初年降县为镇,应该是后来明朝时期洛川的四乡之一的东乡——延丰乡的治所,也是鄜城巡检司的治所,鄜城村是不是延丰乡的治所没有历史资料佐证,只是我个人的猜想,就像旧县就应该是北乡——大安乡的治所一样。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来是县治,取消县治做乡治是绰绰有余的,再说诺大的建筑群不留给乡治使用就浪费了。

        鄜城巡检司就相当是县南边的一个公安分局,县南毗邻山下白水、澄县和合阳,匪患严重,设此巡检司目的是维护县南治安,保护南大门。巡检司的领导是巡检和副巡检,都是从九品官,也就是今天的副科级干部,职责是:“缉捕盗贼,盘诘奸伪,警备不虞”。

洛川县,《洛川县志》记载自公元393年后秦姚苌建县以后,至今已有1625年历史,

《邓太尉碑》(前秦建元三年,即公元367年立)上有立碑者郑能进“领宁和戎、鄜城、洛川、定阳五部屠各”的记载,在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公元410~420年),洛川县又在今天永乡镇的西安宫村复置,中间经历的过程不得而知,大概是为服务北魏治理的需要。其中历经北魏、西魏、北周和隋朝,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又回迁到今天的旧县镇旧址内,期间经过160余年,为什么要迁到旧县?也不得而知。

       自从583年迁回旧县姚苌古寨,至公元1267年与敷城县合并,再到公元1768年迁往凤栖镇,期间在旧县古寨存在了近1200年,这1200年经历了隋、唐、五代十国、宋、西夏、金、元、明和清多个朝代,可谓历史久远。县治就在那么一个孤立的土寨子里,出东门经过一个窄窄的土桥才能出城,西边与西关村连接道路稍宽。据嘉庆《洛川县志》,城的东西南北都有祭坛,社稷坛在城南,风雨雷电神坛在城东,城北有邑历坛,用于祭祀孤魂野鬼,城西有乡贤祠、名宦祠。

        旧县县治,是一个历史之谜,我们很难想象把一个权力中心孤悬于姚苌古寨千百年,而且在元明清500年的时间里,要控制南至津津河,西至吉之现,东到黄龙山的广大区域,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加之东南土匪猖獗,县城又远离县域中心,其治理难度可以想象,明末曾有知县大人因为治理难度大而半途逃跑的事情,足以说明当时洛川县的疲难。

        洛川县治迁往凤栖镇,凤栖镇古称凤栖堡,有城池,南至今天龙阳金都南门,北到今电信局北之文明街,西到西街涝池处,东到解放路,今天的南十字就是凤栖堡的中心。迁县时,将城墙向北延伸至今天的运输公司之招商街,也就是北小的家属楼和洛中实验楼交界。延伸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原来城堡的民居不动,用新征的土地安置县衙及其它县属机关,像文庙、痒序等。县衙就位于今天北关小学南,解放后作为县中队和公安局、法院。中队院落就是县衙的官舍(知县的私人住所),二堂和大堂,大堂前有甬道,西为监狱。现在凤栖中学地址为县衙的常平仓。

       清朝时期,凤栖堡之洛川县衙地址一直没有变,清末民国初期虽然县衙被毁,政府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但县政府所在地一直在老县衙的位置,也是后来的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治所,县政府在西,专员公署在东,时任督察专员是湖北大冶的余正东先生,他主持修撰了民国本《洛川县志》,当然还修了第三区之宜川、中部、宜君、铜官和黄龙设置局的志书。由于历史原因,唯独没有修富县和甘泉的县志。

        解放时期,洛川县政府一直在罗村,洛川城解放以后,县政府也没有搬到民国时期县政府所在地,这里后来做为县中队所在地,清朝时和民国时期这里就有监狱,人民政府成立后,监狱也设在这里。中队西边一直到城墙边,过去是县典史的衙门,民国时期是政府从员所在地,解放后就作为县公安局和法院所在地,直到本世纪初(大概在2010年左右)公安局才从这里搬到府北街东段,法院也同时搬到老街原税务局大楼(现在是凤栖医院),法院在2016年搬到振兴路中段。

         解放后,洛川县委所在地在今天农机公司院内,县幼儿园地是拖拉机站地,原检察院和后子头医院地是县医院地。1956年,县政府建成于今天的府前街,县委则搬到今天的县招待所在地。
 

Tags: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