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到底是怎么被造出来的,虽然做出来也不一定会是啥东西
现在的人,太浮躁…现在的社会,太商业…专注于干一件事已经是一种奢侈,更别说是干喜欢的事情了!每个行业都有幕后工作者,他们都应该被尊重、被喜欢,不仅仅是音乐这个行业!

一首好听的歌出来,大家只会去关注这个歌手,让歌手越来越火,又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幕后人员。就是因为台前幕后这种体系,台前的人越来越闪闪发光,幕后的人被埋汰,以致那么多的作曲家编曲家不再做这个行业,因为他们伤心了。我也伤心了,why?因为现在的歌曲没以前好听了,我能听的只有之前的老歌了,离开了好的编曲家作曲家歌手能玩出个什么花样,出的歌一首不如一首。要想建立好的音乐市场,不能光歌手吃饱饭,把服务于他们的乐手作词作曲等饿死了,谁还跟你玩?只有建立相对平衡的体系,才不至于混乱市场。

一首歌,到底是怎么被造出来的,虽然做出来也不一定会是啥东西

本片由新片场创作人“吉术斋”视频影像工作室出品,四蛋儿为摄影创作诞生的,正如所有的纪录片一样,这部“短”片有着近60分钟的时长,他的原始素材更是有着近70多个小时,主创梁欢也坦言,他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希望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解释一首歌,到底是怎么被造出来的。

一首歌,到底是怎么被造出来的,虽然做出来也不一定会是啥东西

这部长片最吸引人的部分,可能恰恰在那些最真实的音乐人身上,片中章谋圣说,做艺人的收入起点是5位数到7位数,而同样做幕后的却只能从3位数到5位数。以至于非常多才华并热爱音乐的人不得不转行,可能这与整个音乐行业本身的制度有关,但也是因为大众对这个行业的不了解,导致了这些幕后人才的不被尊重。

映射到影视行业,同样的幕后人员,似乎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即便是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荣获奥斯卡特效大奖的Rhythm & Hues特效公司,也逃不过因财务危机而破产倒闭的命运。可能所有的幕后行业的从业者们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创作人对短片的回忆中,短片的幕后制作其实很紧张,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后期包装剪辑的工作,整个后期团队的压力都很大,他们还回忆到,在北京做线下首映的时候,首映当天早晨,团队还在做最后一版的输出工作。而音乐人梁欢对于本片的要求也很高,从开始拍摄到成片的呈现,再到短片中的很多细节,都是在修改多遍后才最终定稿的。

本纪录片主要是用Sony FS7拍摄,搭配CP.2/老蔡司/EF镜头组等镜头最终拍摄完成。最后,附上纪录片歌曲“梁欢.如果也许”!请支持正版CD,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出去,谢谢!

Tags:音乐, 歌曲, 创作, 编曲